![](/images/4/49/%E5%8D%97%E6%80%80%E7%91%BE%E8%AE%B2%E8%A7%A3%E5%8F%82%E5%90%8C%E5%A5%91_1983_%E4%B8%93%E8%BE%91%E5%B0%81%E9%9D%A2.jpg)
南师怀瑾先生讲解《参同契》的记录,时为一九八三年在台北十方书院。
《参同契》又名《周易参同契》,为东汉魏伯阳所著,此书不仅是道家养生学的理论源头,亦是中国古代化学、药物学、天文历算等学科的发轫之作。因此,《参同契》一书被人尊奉为“丹经之祖”,魏伯阳其人亦被后人称为“万古丹经王”。其学说汇融周易、黄老、丹火之功于一体,用《易》的阴阳变化之理,阐述炼丹、内养之道,证明人与天地、宇宙有同体、同功而异用的法则。因其涉及诸多学科知识,艰深晦涩,素以“天书”著称,历代注家甚多,但能参透此书者寥寥,有认为此书专讲人自身精、气、神的修炼,即内丹修炼;有认为此书是讲烧炼金丹以求仙药,即外丹修炼;亦有认为其与《易经》一样,无非阐述阳阳调和之道……各说各理,莫衷一是。南师在集采众长的基础上,独选取清朱云阳真人所注的《参同契阐幽》为讲解的底本,此书在《参同契》的注释史上,最为权威。
南师的讲解共八十讲,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有着独特的“南师风格”——旁征博引,举证极多,平白如话,不拘一格,有许多独到、精辟的属于个人的经验和观点。在讲解过程中,南师还充分顾及到一般读者对周易、道家、丹道的了解程度,由浅入深,并由此书延展开,对儒、释、道三家的一体共论,亦有不少精彩的讲解。对于一些已经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所了解的读者来说,此书可以帮助他们进一步学习、修证;而对于一些初入门的读者来说,则可以依此领略中国古人非凡的哲学智慧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可以说,以先生学识之广博,及对各种修炼法门的深刻体验,此书当是国人了解、解读《参同契》这部“天书”的首选。 ——摘录 参见:我说参同契
录音试听
- 南怀瑾讲解参同契 第01讲
- 南怀瑾讲解参同契 第02讲
- 南怀瑾讲解参同契 第03讲
- 南怀瑾讲解参同契 第04讲
- 南怀瑾讲解参同契 第05讲
- 南怀瑾讲解参同契 第06讲
- 南怀瑾讲解参同契 第07讲
- 南怀瑾讲解参同契 第08讲
- 南怀瑾讲解参同契 第09讲
- 南怀瑾讲解参同契 第10讲
- 南怀瑾讲解参同契 第11讲
- 南怀瑾讲解参同契 第12讲
- 南怀瑾讲解参同契 第13讲
- 南怀瑾讲解参同契 第14讲
- 南怀瑾讲解参同契 第15讲
- 南怀瑾讲解参同契 第16讲
- 南怀瑾讲解参同契 第17讲
- 南怀瑾讲解参同契 第18讲
- 南怀瑾讲解参同契 第19讲
- 南怀瑾讲解参同契 第20讲
- 南怀瑾讲解参同契 第21讲
- 南怀瑾讲解参同契 第22讲
- 南怀瑾讲解参同契 第23讲
- 南怀瑾讲解参同契 第24讲
- 南怀瑾讲解参同契 第25讲
- 南怀瑾讲解参同契 第26讲
- 南怀瑾讲解参同契 第27讲
- 南怀瑾讲解参同契 第28讲
- 南怀瑾讲解参同契 第29讲
- 南怀瑾讲解参同契 第30讲
- 南怀瑾讲解参同契 第31讲
- 南怀瑾讲解参同契 第32讲
- 南怀瑾讲解参同契 第33讲
- 南怀瑾讲解参同契 第34讲
- 南怀瑾讲解参同契 第35讲
- 南怀瑾讲解参同契 第36讲
- 南怀瑾讲解参同契 第37讲
- 南怀瑾讲解参同契 第38讲
- 南怀瑾讲解参同契 第39讲
- 南怀瑾讲解参同契 第40讲
- 南怀瑾讲解参同契 第41讲
- 南怀瑾讲解参同契 第42讲
- 南怀瑾讲解参同契 第43讲
- 南怀瑾讲解参同契 第44讲
- 南怀瑾讲解参同契 第45讲
- 南怀瑾讲解参同契 第46讲
- 南怀瑾讲解参同契 第47讲
- 南怀瑾讲解参同契 第48讲
- 南怀瑾讲解参同契 第49讲
- 南怀瑾讲解参同契 第50讲
- 南怀瑾讲解参同契 第51讲
- 南怀瑾讲解参同契 第52讲
- 南怀瑾讲解参同契 第53讲
- 南怀瑾讲解参同契 第54讲
- 南怀瑾讲解参同契 第55讲
- 南怀瑾讲解参同契 第56讲
- 南怀瑾讲解参同契 第57讲
- 南怀瑾讲解参同契 第58讲
- 南怀瑾讲解参同契 第59讲
- 南怀瑾讲解参同契 第60讲
- 南怀瑾讲解参同契 第61讲
- 南怀瑾讲解参同契 第62讲
- 南怀瑾讲解参同契 第63讲
- 南怀瑾讲解参同契 第64讲
- 南怀瑾讲解参同契 第65讲
- 南怀瑾讲解参同契 第66讲
- 南怀瑾讲解参同契 第67讲
- 南怀瑾讲解参同契 第68讲
- 南怀瑾讲解参同契 第69讲
- 南怀瑾讲解参同契 第70讲
- 南怀瑾讲解参同契 第71讲
- 南怀瑾讲解参同契 第72讲
- 南怀瑾讲解参同契 第73讲
- 南怀瑾讲解参同契 第74讲
- 南怀瑾讲解参同契 第75讲
文件下载
文件信息
- 2014-08-25:文件来源于南怀瑾文教基金会官网:http://www.nanhuaijinculturefoundation.org/ (前20讲)
- 2018-07-08:补充第21到第75讲,文件来源:http://www.ximalaya.com/renwen/3842218/ ,感谢播主菩提路